媒体报道
种养相结合 带民共致富
种养相结合 带民共致富
发布时间:2018-04-18
“我现在散养着5000余只柴鸡,一天产1000多枚柴鸡蛋,扣去成本,每月能收入5000多块钱。”记者走进内乡县大桥乡河南村李春堂的林地散养鸡场,他一边拾鸡蛋,一边介绍自己的散养柴鸡。
今年50多岁的李春堂,与众多农村人一样,靠种地为生。河南村位于浅山区,村里人均不到1亩耕地,农业生产几乎全部是“望天收”。由于土地贫瘠,忙碌一年,收入微薄,李春堂一家4口人生活捉襟见肘。“难道只有外出打工才是出路吗?”李春堂一直都在叩问自己。他坚信,以自己的聪明才干和勤劳的双手,一定能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致富路。
通过半年的市场调查,李春堂发现散养柴鸡是较为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子,村里也有林地可以利用。2004年,他毅然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散养柴鸡。李春堂通过借贷筹资20多万元,承包荒坡300余亩,建起了鸡舍,第一个在村里搞起柴鸡养殖。
没有技术。李春堂买回养鸡技术书籍、上网查询……他一门心思钻进了养鸡场里,邀请县里、乡里的技术员到养殖场教自己如何为鸡打针、防疫疾病;通过自学,掌握柴鸡各阶段饲养配比、判断鸡的病情和治疗技术。最终,李春堂在不断摸索中,积累了大量的养鸡经验。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6个月后,他便迎来了丰厚的回报:柴鸡进入产蛋高峰期,当年收入达6万元。由于柴鸡吃的是青草、杂粮,肉质好,味道鲜,营养价值高,不光吸引了当地和周边乡镇的顾客,还与城里多家饭店签订了长期供销合同。
通过林地养鸡攒下第一桶金的李春堂,并没有停下奋斗的步伐。2011年,他又筹资30万元,流转了300亩土地,开办家庭农场,进行果木花卉种植。经过这些年的辛勤劳作,如今李春堂的循环种养已初成规模——林下散养鸡,鸡除草;鸡粪变成有机肥料,滋养着果木林,实现了无公害绿色种植。
一人富不算富,众人富才算富。富起来的李春堂不忘本,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春堂坚持将自己学到的种养技术和经验免费向其他村民传授。身边人遇到困难时,他都慷慨解囊。年年出资捐助贫困学生,对村里的贫困老人嘘寒问暖。”该村党支部书记李书伟对李春堂赞不绝口,“他现在是村里名副其实的致富带头人。提起他,乡亲们没有不竖大拇指的。”
“多亏了春堂的帮助,俺现在的生活更有盼头了。”提起李春堂,该村贫困户李同富不禁感慨。他如今在李春堂的农场打工,修剪,压枝,摘果。
在李春堂的带领下,河南村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态势迅猛,全村新增经济林1000余亩,32户105人实现脱贫致富,全村实现整体脱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