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内乡:“5+”扶贫模式 加码幸福生活
内乡:“5+”扶贫模式 加码幸福生活
发布时间:2018-01-22
内乡县余关镇黄楝村贫困户王岑生今年65岁,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看病吃药花费较大,日子过得紧巴巴。去年,他加入了聚爱农牧专业合作社。“现在每个季度能得到800元分红,可以连续分红10年。”1月19日,王岑生笑着对记者说,“苦日子到头了,好日子来了!”
这得益于内乡县创新的一种“政府+金融机构+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5+”扶贫模式,按照每季度每户800元的标准,目前已向入社贫困户累计分红近4500万元。
内乡县是国家秦巴片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5万多户。如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内乡县把目光盯在了已在本土发展壮大且走向全国的牧原集团上。于是,一个由政府和牧原集团联合引导,县内15263户贫困户利用到户增收资金入股的“聚爱合作社”成立了。
据合作社理事长张国甫介绍:“由合作社为每户贫困户向金融部门申请扶贫贷款,利用贷款建设标准化养猪场,然后把养猪场租赁给牧原集团,收益用于还本付息和连续10年给贫困户分红。”
就这样,这一“5+”扶贫模式很快在内乡县推广开来,以牧原养猪为平台的产业扶贫对全县贫困户实现了“全覆盖”,不但可安排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到养猪产业链上就业,而且确保每户贫困户每年都可获得3200元的稳定增收。
内乡县“5+”扶贫模式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内,已推广到全国7省(区)16个县,还有许多地方前来考察学习。该模式不但荣获全国“2017民生示范工程”,还受到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肯定,不久将在内乡建设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示范区。
内乡县县长杨曙光说:“‘5+’扶贫模式的活力,就在于实现了贫困户、企业、金融部门和政府四方共赢,给贫困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