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潭文学
牵挂何时了
牵挂何时了
发布时间:2018-05-02
同事说,自女儿上初三以来,每次晚自习结束去接女儿,都要先观察女儿的脸色:是晴空万里还是阴云密布?是步态轻盈还是缓慢沉重?然后根据女儿的阴晴表小心翼翼调整自己的说话方式:女儿开心时,母亲随意的说笑; 女儿不开心时,母亲尽量啥也不说,默默无言载着女儿回家,或是等待女儿先开口说话……
知道女儿体育考试是在下午,她和丈夫请假来到高中操场,一看,操场四周的栏杆早已经被家长围得水泄不通,怎么挤也挤不进去。绕着操场三周(一边是几个单位的办公楼)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一个能望到操场的位置。情急之中,她拉着丈夫跑到政协,想从政协的楼顶上看到高中的操场。政协的门卫死活不让进,她丈夫又是点头又是哈腰,又是递烟又是说好话,她呢?趁人不注意不顾一切地一口气冲向七楼,站在楼顶,拿着望远镜,极目远眺, 终于看到远处的操场,可是,黑压压的都是学生,根本看不清楚谁是谁。每当有学生赛跑时,她根据大概的衣着、身高以及走路的姿势判断是不是女儿,然后扯着嗓子拼命喊:“王真加油!王真加油!……”
“孩子能听到吗?”
“不管能不能听到,”她的眼里泛着泪光,“孩子体育一直不好,怕不及格,我帮不上什么忙,只能这样……”
可怜天下父母心!在孩子成长的路上,哪一个父母不是忧孩子之忧、乐孩子之乐呢?
女儿大学毕业了,在北京找到了她自己满意的工作。作为母亲,在为女儿高兴的同时,又时时担忧:女儿工作能胜任吗?领导满意吗?和同事相处怎样呢?……整天打电话询问这询问那,还规定女儿必须三天两头汇报。朋友 知道了,笑着说:“人,啥时候心才能操完呢?”
是啊,啥时候心才能操完呢?我也自己问自己。工作找到了,接下来还要谈婚论嫁,能否找到合适的对象?还有房子问题。结了婚呢,能否幸福美满?这样一想,觉得人何时才能安然悠然地享受生活呢?何时才能心静如水呢?
食人间烟火,自然就有许多牵挂。
其实细想,所谓担忧和牵挂,就是对未来不乐观,就是对能力有质疑。生活是一棵长满无限可能的树,为什么不向往、憧憬美好呢?为什么就一定是不好的呢?心想事成首先要“敢想”才能“事成”;美梦成真要有“美梦”才可能“成真”。想都不敢想、梦都不敢做又怎会成真呢?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鸟儿终究会自己飞上蓝天去,至于飞多高,飞多远,取决于它自己!不惧失败,不怕摔跤,才能飞得更高更远。
曾经在一部专题片中,看到有关母鹰哺育和调教小鹰的情景,它能给予我们人类许多启示。
母鹰在悬崖陡岩上筑巢时,母鹰先用尖嘴衔着一些荆棘放置在底层,再叼来一些尖锐的小石子铺放在荆棘上面,然后又衔来一些枯草、羽毛或兽皮覆盖在小石子之上,做成一个能孵蛋的暖窝。小鹰孵化出生后,母鹰按时叼回来小虫、肉食细心地喂养和呵护小鹰。后来,小鹰慢慢长大、羽毛渐丰,这时,母鹰认为该是小鹰学习“自我独立”的时候了。于是母鹰开始无情地搅动窝巢,让巢上的枯草、羽毛掉落,而暴露出尖锐的小石子和荆棘。小鹰被刺痛得哇哇叫,可是母鹰仍无情地加以驱逐、挥赶,小鹰只好忍痛振起双翅,离巢单飞。母鹰残忍无情吗?不,母鹰深爱着它生养的小鹰。但是,母鹰更渴望它疼爱的小鹰能成为四处翱翔的雄鹰,因此必须无情地逼着小鹰“感受挫折”,飞离舒适的窝,勇敢地学习独立。小鹰刚开始跌跌撞撞,但最终小鹰展翅高飞、直上云天。
正所谓“道是无情却有情”。残酷无情的母鹰逼小鹰离巢他飞,目的就是让孤苦无依的小鹰懂得——要含泪坚强地站起来,自己飞、不断地飞,飞往属于自己的一片晴空与蓝天。
看完此片,我心久久不能平静,在教育后代方面,老鹰是我们人类学习的榜样。 做父母的,如果做不到老鹰那样的“无情”,那么,就让我们默默地关注,静静地等待,不断地鼓励,充分的信任,这也许也能成为孩子飞翔的动力。一味担忧,加重负担,徒劳无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