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

承载百姓心愿 助力农民增收

承载百姓心愿 助力农民增收

发布时间:2019-10-11 10月8日南阳日报A1版:时政要闻 阅读次数:0 【字体:

发布时间:2019-10-11

        “俺往年的油桃都是卖给外来的商贩,好的每斤一块(元)五六,差一点的几毛(角)钱一斤。今年‘聚爱优选’帮我们网上销售后,每斤都比以前多卖好几毛(角),我那两亩地(油桃)比往年多收入一千五六百(元钱)。”日前,面对记者采访,内乡县赤眉镇鱼贯口村村民樊申林在盘点着自家今年的油桃收入账。

       樊申林所说的“聚爱优选”,就是注册地在内乡的牧原集团自主开发建设的一个电商扶贫平台。

       上线8个月   总交易额1.5亿元

       “聚爱优选”平台2018年12月在移动端和PC端同步上线,现已构成集APP、微信、网页于一体的电子商务平台,目前已上线产品3000余种,实现交易额1.5亿元,其中来自8省(区)23个贫困县的特色农产品有120余种,交易额达2300余万元,直接帮扶271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10235人实现增收脱贫。

        “聚爱优选”一方面立足消费扶贫,促进贫困户增收脱贫;另一方面,致力打造品质生活平台,二者的有机结合,激发起的是广大消费者的大爱情怀,目前,已吸纳会员10万余名。

        围绕建设全国有影响的电商扶贫平台,他们通过消费扶贫模式创新,开设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专区,优先选购、推介、包装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上线,搭建生产、收购、销售、消费等服务的桥梁和纽带,致力为社会提供高性价比的特色农业扶贫产品,助力贫困地区特色农业、扶贫产业发展。“聚爱优选”负责人秦旭说:“电商消费扶贫,将使‘万企帮万村’在我们这里成为‘一企帮百村’‘一企帮千村’。”

        企业扶贫上档升级   “聚爱优选”应运而生

        “聚爱优选”电商平台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挑起了脱贫攻坚这一重大的政治任务,担起了企业扶贫上档升级的创新责任,把消费扶贫的触角延伸至广大贫困地区的千家万户。

        牧原集团创新推进的“内乡5+”扶贫模式已走向全国,直接帮扶13个省(区)49个贫困县的13万户贫困户36万人,使广大贫困户实现了增收突破,涵养了脱贫致富的基础。但在实践中,他们发现贫困地区有太多的优质农产品卖不出去,或“谷贱伤农”,严重挫伤着贫困户的发展积极性,也影响着地方党委政府脱贫摘帽任务的如期完成。而牧原集团有4万多名员工,是一个庞大的品质消费群体,如果能建立一个销售平台,搭建贫困地区与包括牧原员工在内的品质消费群体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不但将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推进贫困地区的脱贫步伐,还将促进贫困地区的特色农业扶贫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于是,电商扶贫平台应运而生,创新设计“内乡5+”扶贫模式的内乡县县长杨曙光为其取名“聚爱优选”。

        企业自主开发软件,招兵买马,吸引电商人才,并依托遍布全国的130余家下属公司,建立了庞大的电商策划、品牌包装、现代营销以及仓储、物流等服务队伍;通过原产地直采,减少中间商环节,依托“互联网+”,拓宽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线上销售渠道,搜集贫困地区越来越多的优质产品,架起消费与扶贫对接的金桥;打造“一县一品”工程,实现强大的辐射带动效应,让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实现持续增收,为脱贫攻坚贡献企业巨大的力量。

        至目前,来自贫困地区的内乡县曙光油桃、宝天曼山珍、郦邑贡菊等产品交易额共504万元;镇平县的想念面业,在平台上拓展了新的消费市场,交易额达188万元;河南著名特产信阳毛尖在平台上架,短短几个月交易额已达329万元;雷山县银球茶交易额达72万元,林甸县弱碱大米交易额达130万元,内蒙古敖汉小米交易额达139万元……

        特色农产品平台销售  贫困户内生动力显著增强

        贫困地区越来越多的特色农产品上线销售,不但带动大批贫困户增收脱贫,而且显著增强贫困户扩大生产规模、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

        内乡县是国家秦巴片区特困县,优质特色农产品极为丰富,赤眉油桃种植面积约10万亩,是全国最大的油桃种植基地,果农们主要的收入来源靠油桃产业。这里的杨店村、鱼贯口村都是油桃生产专业村,但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这些形美味甜、有机健康的高品质油桃产品“养在深闺人未识”。“聚爱优选”组织专业团队深入油桃沟,从3月份油桃开花、4月份油桃挂果直至5月底油桃成熟,全程调研、指导,从线上广泛宣传、火热预售,到线下扎根桃林、了解油桃生产的每个环节;从外包装设计,到为防止物流运输颠簸损坏,给每个油桃都套上了网套,为曙光油桃找到特快专递——京东快递配送,确保运送速度、运输质量;从果实挑选装箱到过磅、物流,每个步骤、每个环节都力求做到极致。

        由于“聚爱优选”团队的深度介入,以高出市场的价格收购油桃,带动了油桃销售行情。今年油桃销售季节,“聚爱优选”共销售油桃1万余件,累积销售额44万余元,帮助果农售桃52795.7斤,其中贫困户5223斤。果农们看有平台帮忙了、油桃又变得值钱了,都纷纷加大对油桃产业的投资,致力将油桃产业标准化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聚爱优选”还把该项目所有盈利共10万元捐助给当地用于油桃产业发展,同时,赠送价值10万元的牧原有机肥,在这里建立自己的生产销售实验基地。

        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黑龙江省林甸县东兴乡东兴村地处扎龙湿地、嫩江流域,生产的大米弱碱富硒,但市场影响不大,销路不畅,价格不高。

        “聚爱优选”团队通过调研认为,林甸大米得天独厚、品质优良,之所以价值低下,最根本的原因是宣传推广不到位。他们实地查看了东兴乡大米加工车间,深入了解了大米生产、加工流程工艺,就如何推进农副产品文化包装、宣传推介、线上销售进行了深度探讨。如今,“聚爱优选”已通过自己的销售平台把林甸大米的醇香传遍了神州大地,已累计在平台销售林甸大米29000余件,销售额130万余元,并直接帮扶23户贫困户66人增收脱贫,东兴乡党委书记王国宁感动地说:“是‘聚爱优选’使我们的大米身价大增,我们要努力扩大生产面积,生产更多的好大米,争取让更多的人品尝到林甸大米,带动百姓增加经济收入。”目前,该乡的水稻面积已落实规划种植3万余亩,比过去净增近万亩。

        陕西大荔盛产味道甘甜柔美、富含有益氨基酸的黑布林。2019年7月,正值销售旺季,这里丰收的黑布林却卖不上价,果农又急又愁。收到企业在当地子公司传递的信息后,“聚爱优选”团队立马前往大荔,深入埝桥镇高迁村实地考察,并迅速与当地村两委结合,提供包装服务,使产品在最短时间上线销售,不但满足了城市消费群体的需求,更解决当地果农的燃眉之急。据统计,在有限的销售时间内,共帮助42户果农(含贫困户8户)销售黑布林25565斤,收入101162元。

        “我家种了5亩黑布林,产量两万五千斤左右,收入一年比一年少,心里很不踏实。”该村果农谢春丽说,“有了聚爱电商来帮忙,再也不愁卖不上好价钱啦!”

        无论是河南内乡的赤眉油桃、黑龙江的林甸大米,还是陕西大荔的黑布林……它们都来自贫困地区,他们都检验着“聚爱优选”心系贫困百姓的深情厚谊。他们通过“电商平台+贫困户+优质产品”扶贫模式,解决了农特产品销售渠道不畅、价格低廉,严重影响农民增收、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的问题。如今,在“聚爱优选”平台的大力推广下,这些特色农产品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知而实现华丽转身,在满足越来越多人们需求的同时,带动贫困地区百姓的钱袋子一天天鼓起来。

        面向未来做大平台   “一县一品”圆我梦想

        “聚爱优选”通过在实践中摸索前行,已成功找到了利用消费扶贫助推贫困地区贫困户增收脱贫的好路子。但如何让成功的经验不断放大、放大再放大,使贫困地区越来越多的优质特色农产品,能够接触这一平台,通过连接生产端和消费端的产销衔接而提升价值,是“聚爱优选”矢志不渝追求的梦想。

        他们已制定出深入挖掘优质特色农产品的发展规划,确立了“一县一品”的发展规划,致力通过自己的努力,力争使全国所有的贫困县、每县至少有一种特色农产品实现上线销售,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赢得规模效应,带动培育极富特色的农业扶贫产业,让农民稳定增收而实现脱贫不返贫、脱贫能致富。为此,“聚爱优选”团队马不停蹄奋战在全国贫困地区,积极、主动、深入调研,筛选优质特色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丰富完善“一县一品”扶贫内涵。

        贵州省雷山县是国家级特困县,他们在这里调研时了解到雷山银球茶是极正宗的苗茶,在当地很有名气,每克雷山银球茶含硒量高达2.00微克~2.02微克,是一般茶叶平均含硒量的15倍。但面对如此上乘的产品,茶农们仍然过着贫困的生活。他们随即组织扶贫产品开发人员开展市场调查,组织发展雷山茶供应商,并与当地政府衔接获得帮助,迅速与当地茶企——雷山县西江旅游商品公司达成合作,快速推进了雷山银球茶的上线销售。仅两个多月,“聚爱优选”平台就销售雷山茶2461件,交易额已达72.5万元,带动1521人贫困茶农显著增收。

        目前,他们已将三角田村、五星村、乌江村、堡子村、乌响村等5个种植雷山茶的村作为自己的帮扶点,使这里包括375个贫困户在内的1170个农户种植的2094亩茶树实现了“未熟先卖”,赢得了茶农的广泛欢迎。

        行者方致远,奋斗路正长。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聚爱优选”就是这样,正瞄准“一县一品”的目标,不断做大做强电商扶贫平台,成就着造福越来越多人们的梦想。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