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实践
王店镇“小手套大市场”脱贫攻坚“帮大忙”
王店镇“小手套大市场”脱贫攻坚“帮大忙”
发布时间:2019-03-11
王店镇集镇南100米路东有一座普普通通的门面房,门前放着一块不起眼的招工招牌,招工企业就是该户创办的王店镇鸿达劳保手套车间。
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我们走进没有悬挂任何招牌的门面房内,房屋过道内一排排、一垛垛用于编织手套原材料整齐地排放着,只留一条小道可供行人通过。
走出过道映入视野的是100多台手套编织机正在“嗒嗒嗒”高速“穿针引线”,5名工人在手套编织机的甬路上来回穿梭挑拣已初步织好的半成品手套,并打把称重后,整齐地装入胶筐,一筐筐堆放成垛,好一派热闹景象!
编织车间隔墙南面有30名工人正在20台手套锁边机和10多台手套打把机前忙碌不停,2名工人正在一把把成品手套装入包装中,一袋袋一垛垛劳保手套堆满仓库。
“宝石回来了!这个小伙子就是这里的老板”村干部大声地说。由于车间内声音较大,我们在宝石的带领下来到了他的办公室。经座谈得知:刘宝石,今年29岁,王店镇刘观村一组人,2009年高中毕业后在江苏苏州企业务工,2010年回家过年时,朋友介绍家具市场生意好做,从小性格爽直的宝石辞去了苏州的工作,在家东拼西凑办起来鸿达家具店,由于宝石肯吃苦、信用好,家具店生意异常火爆,2017年宝石的积蓄达到了理想的目标。
2017年底,在一次回创人才茶话会上,宝石了解到劳保手套编织技术不高,但收入可观,于是年还没有过完,他就坐车到了山东临颍一家劳保手套场进行考察,并与公司签订回收合同。2018年5月宝石在刘观村委会的帮助下先后投入300余万元,在短短了5个月时间内,建成了内乡县首家成了劳保手套车间,并安排刘观、四张、岗樊、马沟、马堂等5个村36名(8名贫困人口)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此就业,人均月工资达到了2000--2400元左右,同时对贫困人口就业给予最大让利(每人每月另加150元生活补贴),积极助推全镇脱贫攻坚工作,受到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目前,宝石创办的鸿达劳保手套车间,日产手套6000余双,月产值达到40余万元,产品不仅主销山东,而且还远销韩国等国家,真正实现了“小手套大市场”脱贫攻坚“帮大忙”的双赢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