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
市发改委领导深入内乡调研重大项目建设
市发改委领导深入内乡调研重大项目建设
发布时间:2020-11-13
为做好全市“十四五”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11月11日上午,南阳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乔长恩带领委领导班子、机关相关科室负责人及“十四五”规划编制起草人员,深入内乡县电厂、余关镇大花岭——牧原集团肉食产业园综合体,开展省、市重大项目建设实地观摩调研活动,助力全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高质量完成。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内乡县委书记李长江,县委副书记、县长杨曙光,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李霞,县产业集聚区管委会主任常松宇,县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李秉洲,县招商局局长胡亚平等全程陪同调研。

乔长恩一行先后考察了内乡煤电运一体化项目、牧原集团肉食产业园综合体项目建设情况。杨曙光代表县委、县政府,首先向市发改委参与“十四五”调研活动的领导和同志们致欢迎辞。县电厂、牧原公司负责人,分别做了重大项目进展情况的介绍。县煤电运一体化项目,包括国家级中誉国信内乡煤炭战略储备基地和铁路专用线、国投南阳发电有限公司一期(2x1000mw)工程三个主项目,以及宝天湖水库、中水工程、加油加气站等配套项目,总投资108亿元。此项目于2015年5月开建,1号机组已于去年底投产发电,并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牧原肉食产业综合体项目,是当今全世界首个集饲料加工、生猪养殖、屠宰加工、肉食品加工、观光旅游于一体的全产业链运营项目,也是全省唯一一家集一、二、三产业贯通的典范企业。该项目拥有三个特点:规模之大,全球第一;稳产保供,勇担责任;链条之全,超乎想象。按项目设计达产后,每天将调入原粮2400吨,调出生猪8000头,带动物流运输、食品加工等上下游产业链共同发展,创造千亿产值,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杨曙光以市发改委“十四五”调研为契机,满怀激情地展望了内乡“十四五”发展愿景规划。他说,要坚持生态优先发展,持续推动“工业强县”发展战略,继续抓好县煤电运一体化项目二期工程的实施,同时重点加快产业布局优化升级版,重抓重推内乡实现“2+2+4”的产业发展格局,即:“两主”:以牧原肉食加工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业,以飞龙公司、农牧装备为核心的装备制造业;“两辅”:以仙鹤纸业、华福科技为主的造纸和印刷包装产业,以电厂、金冠电气为主的高载能工业集群;“三产四大支柱产业”:区域金融服务中心、区域职业教育基地、豫西南现代物流中心(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全国旅游集散地;做强五大百亿级产业集群,即: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农牧装备产业集群、纸产品和印刷包装产业集群、机械电子产业集群、高载能产业集群;打造“十二大园区”,即:牧原食品产业园、农牧装备产业园、纸产品工业园、华福包装科技产业园、寅兴装备式建筑产业园、金冠智能电气产业园、网货加工基地产业园、高载能工业园、牧原智慧物流园、煤贸物流园、牧原聚落式生猪肉食综合体、豫西南中药材基地。要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牢固树立并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恪守“项目为王”的政治定力,紧抓政策机遇,积极为项目建设提供各类要素保障,大力推进在建项目建设;要精细谋划和储备一批重大项目,通过“十四五”规划纳入国家、全省项目库大盘子。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要事”和“一把手工程”,通过节会招商、精准招商、以商招商、平台招商等方式,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要以项目建设来稳投资促增长、提质量增后劲,以重大项目建设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争当区域发展的领跑者;争创全省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县;到“十四五”末,实现县域经济进入全省经济20强、全国百强县的奋斗目标。

调研期间,市发改委领导、县主要领导还详细了解上述项目运行的基本情况,特别是县电厂二期项目工程筹备及建设计划安排,和当前企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等。两家企业代表均表示,对内乡整体的营商环境、服务水平很满意,从项目签约到落地建设,从前期手续办理,到新冠疫情期间积极争取各项惠企政策,县发改、财政、税务等相关政府职能部门,都给予了他们很大的帮助和支持。
市发改委及县主要领导一直认为,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硬环境”和“软环境”的综合体现,是吸引力、竞争力,更是创造力、驱动力。下一步,市县两级发改部门要勠力同心上下联动,切实谋划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更多地吸引国家、省里的重大项目落户南阳和内乡。内乡要借市发改委“十四五”专题调研的东风,进一步坚定信心抓项目,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实现全年目标任务、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引擎”和“硬支撑”,继续加强项目调度工作,及时解决项目在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搞好服务,全力以赴支持产业强县、项目建设发展,让续建项目早日建成、早见效益,为助推县域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动能,为南阳大城市建设贡献内乡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