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实践
“讲文明 树新风”遵守“四管八不”行为规范 做文明公民 您准备好了吗?
“讲文明 树新风”遵守“四管八不”行为规范 做文明公民 您准备好了吗?
发布时间:2022-03-25
内乡县委文明办于2011年11月5号发布了“四管八不”行为规范倡议书,号召全县广大居民共同来遵守。那么,啥是“四管八不”呢?请各位大朋友小朋友们小板凳坐坐好,咱们一起来学习吧:
管住脑,不投机取巧,不乱停乱放车辆;
管住嘴,不随地吐痰,不口出污言秽语;
管住手,不乱贴乱画,不随意乱扔垃圾;
管住脚,不乱闯红灯,不践踏草坪绿地。
从“四管八不”内容上理解,大家能秒懂:寥寥数语,囊括了一个社会公民从工作到生活、到社交礼仪、到为人处世等方方面面的生活道德标准。因此,“四管八不”可以说是一部浓缩的公民文明行为规范。具体来说:这里面的每一项都是个体行为,如果不遵守,无一例外都会影响到他人,而且这些行为是令人讨厌,让人无法容忍的行为。往大处说更会制造不和谐的因素,久而久之将会导致世风日下,对我县的人文环境、城市形象造成不好的影响。
文明行为事关城市形象、市民生活,是大事也是难事。说它难,不是说标准太高、普通市民难以完成,事实上,包括“四管八不”在内的许多文明行为都是举手之劳就可完成的易事、细事。真正难的是,文明行为需要我们思想上长期的遵守,和行为上长期的坚持。
近些年来,我县经济增长突飞猛进,创建文明城市的工作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但总体来看两者还不够同步、不够匹配,加强文明城市建设、提升市民素质的任务还比较突出,“市民是城市的主人,也是城市形象的代言人”。城市的形象好不好,既要看硬件和外观美不美,更要看市民文明素质高不高。城市的形象好不好,不仅仅是城市的“面子”,它也直接影响到城市的运行效率,决定着市民的生活质量。提升城市文明形象、提高市民文明素质,说到底是为了城市和谐运行、市民生活幸福,而要实现这一点,必须依靠每一位市民积极投身参与其中,共建共享文明城市。城市建设和管理要精细化,内乡的文明创建同样需要精细化,需要落细、落小、落实。因此,落实“四管八不”文明规范是一项基础工作,坚持从基础做起、从每个人做起,假以时日,内乡的文明创建就会汇溪成河、蔚为可观,市民也会耳濡目染、大受其益。
县委、县政府争创文明城市不仅为了拿一块“牌子”,增强市民幸福感、获得感、认同感、参与感,才是创建文明城市的最终目的。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正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全体市民素质提升的过程。只有所有人都自觉遵守公共秩序、都自觉传递文明风尚,行走在城市间才会感受到心灵的愉悦。国家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柱;一座城市的进步,有赖于人民群众文明素质的提升。
“四管八不”规范的出台,将成为衡量内乡人文明素质的一个崭新的基本尺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