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文明实践

文明实践

三月春风人心暖 志愿服务“内乡红”

三月春风人心暖 志愿服务“内乡红”

发布时间:2022-03-25 阅读次数:0 【字体:

发布时间:2022-03-25

  三月,一个因雷锋而闪耀光辉的季节,三月,一个因志愿服务而倍感温暖的季节。3月以来,内乡县各单位各部门、各乡镇、社区、村(组)按照县委文明办《关于开展2022年新时代文明实践推动周》活动通知要求和县创文办的工作部署,纷纷开展主题丰富,形式多样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让雷锋精神伴随着和煦的春风,播撒在内乡的每一个角落。

  “疫”起同行  志愿相伴
  在新冠肺炎疫情笼罩下,今年的学雷锋志愿服务似乎多了一份厚重的意味。行走在内乡城区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红马甲”的身影,他(她)们手里拿着扩音喇叭穿梭于大街小巷,将防疫知识及安全注意事项告知广大的人民群众。眼下,尽管我县疫情防控“持续向好”,但疫情一天不走,我们就一天不能松懈。在这场战“疫”中,志愿者们不言苦累,冲锋在前;他(她)们或在交通路口文明劝导行人过马路,或是在街道上清扫卫生,或是在各社区、小区为市民服务……最是奉献动人心!这些可爱的志愿者们,来自不同工作岗位,年龄不一,性别不同,他(她)们默默付出,践行担当,弘扬着“志愿服务”无私奉献精神,发扬着“传播爱心、传播文明”的志愿者服务品德,尽管疫情无情,但从他(她)们身上,我们能看到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这,何尝不是契合新时代步伐的雷锋精神?在这样的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更相信,心齐“疫”必去,春暖花会开。
 
图片2.jpg
 
  党员志愿者到社区报到 防疫路上凝聚力量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旗帜无声,汇聚磅礴之力;堡垒无言,筑牢铜墙铁壁。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进一步充实社区防疫力量,广大共产党员们积极响应县委宣传部和组织部的号召,下沉“疫”线,主动作为,到分包社区(村组)党组织报到,投身防疫宣传、卡口值守、入户排查、协助社区工作者完善居民信息采集登记等志愿服务工作,在这非常之期,担起非常之责;在这关键时刻,尽到关键之力;党员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以“为人民服务”为己任,坚守在疫情一线,为抗疫战斗传递温暖、凝聚力量。
  创文志愿者变身垃圾分类指导员
  随着我县经济的突飞猛进,城市化发展日新月异,随之而来的是生活垃圾的逐年增长。实施垃圾分类处理,对提升城市文明程度,改善人民群众居住环境的质量,提升资源回收利用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倡导绿色生态、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按照3月初创文办下发的《内乡县2022年垃圾分类工作》要求,各单位的志愿者们在辖区街道、单位、企业、小区内广泛深入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志愿者们通过电子屏播放、悬挂条幅、展板展示、分发宣传单、现场讲解等形式大力宣传倡议,将“垃圾分类”理念传递给身边每一个人,号召市民从日常小事开始,从自身做起,自觉、规范地进行垃圾分类,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绿色和美好。
  县委宣传部网信办、新闻办、县融媒体中心的工作人员运用新媒体阵地,依托“微博公众号”“内乡亲民网”“云上内乡”“内乡宣传”“今日头条”等公众平台,发布刊播“垃圾分类”知识公益广告,营造人人关心垃圾分类、践行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让"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促使社区居民能够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的行动中来,逐步推行居民对垃圾分类工作从“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的主体转换,让垃圾分类成为生活新时尚,让垃圾分类宣传通过媒体的传播,渐渐的走进千家万户,走进居民的心里。
  春风十里,不如一抹绿意  
  最是一年春光好,植树添绿正当时。3月15日当天,全县各单位志愿服务队伍组织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活动现场,志愿者们撸起袖子拿起工具,三五人一组,分工协作、配合默契,你挖坑翻土、我扶苗培土。活动现场热火朝天,大家干劲十足,配合默契,各个环节都精心对待,整个植树现场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一棵棵新栽的苗木生机盎然,为初春增添了勃勃生机,“红马甲”们用辛勤的汗水,为菊乡广袤的大自然再添一抹清新的绿色。
 
图片3.jpg
 
  创文工作以城带乡 城乡共建文明家园 
  城关镇“学雷锋”志愿服务队深入镇区街道和社区游园,进行了清捡白色垃圾、清除小广告活动。志愿者们拿着各类保洁工具,一部分队员俯身清扫、捡拾垃圾,另一部分队员拿着喷壶、刷子、铲子等工具,对电线杆、地面、路灯杆、建筑物上的各类喷绘、张贴的小广告进行全面清理,活动中志愿者们还向镇区居民进行了宣传倡议,号召市民们从自身做起,提高文明意识,共同爱护生活环境。志愿者们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吸引了周边的商住户,大家纷纷参与进来,展现着新时代雷锋的风采。
在城乡结合部的菊乡北路、永达路,湍东镇茶庵村的志愿者们对马路沿线各类垃圾、杂物、堆物、杂草等进行了清理。对墙上的“牛皮癣”小广告进行新一轮摸排清除;通过志愿者们的努力,不仅使辖区环境变得更加整洁有序、健康安全,而且也拉近了镇村工作者和居民们的距离,营造了良好的宣传氛围。
  针对农村环境工作中的重点问题和薄弱环节,全县各乡镇党委政府将创文工作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相结合,组织村民志愿者对老村环境、城乡公路沿线,河道垃圾进行了清理清整;在各村居各小组,志愿者们帮助村民收拾房前屋后杂草杂物;在各村组居民小区,志愿者们边清整卫生死角边开展文明劝导活动,引导群众自觉讲文明树新风。
    加强社会治理  服务百姓民生
  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对城区各类交通违法行为进行了重拳出击;城管执法对部分市民在人行道聚集打牌的不文明行为展开治理;交通局对五里堡周边大货车修理店(铺)违规经营予以取缔;县消防队组织志愿者走进社区,宣传防火、防盗、防煤气中毒等知识;住建、市场监督管理、园林处、教体局、广播电视台等部门依据自身工作职责权限,结合创文测评体系上的要求,做好一系列的民生服务工作,不断推进创文工作横向拓展纵向提升。
摆摊算卦,宣扬封建迷信活动,既影响市容市貌,又败坏了社会风气,由于摆摊算命的人员流动性强,工具便于携带和隐藏,且摊位仅是一块布,给管理和执法增加了很大的难度,所以彻底清理难度较大。创文办环境整治组联合公安、城管、文化等相关部门在菊潭公园周边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整治行动共清理算命摊点8个,执法人员强调:“为创建文明环境,打击街头算命的联合执法将持续开展,联合执法将加强巡查整治力度,发现一次取缔一次,绝不姑息,后期还将加大科普教育的宣传力度,让广大群众相信科学,自觉反对封建迷信行为”。
  立足新时代 展现新作为
  邻里守望、家庭关爱、社会救助、生态环保……各式各样有温度、有特色的志愿服务在每个社区、村居、居民小区持续开展,各类志愿者队伍在服务百姓民生,助力社会治理工作中积极作为,勇于担当,各项志愿服务活动早已形成常态,随着创建文明城市活动的不断深入,志愿服务理念如涓涓细流,渐渐深入人们的心田。
当前,我县志愿服务呈现出蓬勃兴盛的发展态势。志愿队伍越来越壮大,参与领域越来越广泛。县委精神文明指导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实名注册志愿者已超过3万多人。广大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队伍、志愿工作者们正立足新时代、展现新作为,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志愿服务精神也激励着更多群众自觉主动地投入到热心助人、甘于奉献的志愿服务之中。
  一抹“志愿红”,温暖一座城。在争创文明城市的热朝中,内乡县志愿服务活动犹如拍岸的波涛,在全县卷起一层又一层的文明浪花。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