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是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纂的杂家著作,又名《吕览》,在公元前239写成[1]

该书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书中不但包括了天文地理、风土人情、治理人世等多方面的内容,还含有许多有趣的神话传说,使一部分颇具文学意味的作品得以保存下来。

该书还提出了“法天地”、“传言必察”、等思想,和适情节欲、运动达郁的健身之道,有着唯物主义因素。司马迁在《史记》里将《吕氏春秋》与《周易》、《春秋》、《离骚》等并列,表示了他对《吕氏春秋》的重视[1]

中文名
吕氏春秋
展开
外文名
Master Lü's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展开
类别
杂家著作
展开
当代参考文献
展开
成书时间
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夕
展开
类型
杂家著作[2]
展开
别名
吕览
展开
作者
吕不韦的门客
展开
创作年代
约完成于公元前239年
展开
流派
杂家(战国)
展开
语言
汉语
展开
相关成语
一字千金、刻舟求剑
展开

参考资料:

1. 汉程国学[引用日期2021-09-19]
3. 中国知网[引用日期2022-02-17]
4. 豆瓣[引用日期2023-03-07]
5. 学习强国[引用日期2021-10-09]

免责声明

搜狗百科词条内容由用户共同创建和维护,不代表搜狗百科立场。如果您需要医学、法律、投资理财等专业领域的建议,我们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的可信性进行评估,并咨询相关专业人士。